Hello,各位,我还是昊宇鸭~
继上篇RP-19的万金油之一攻略,本人想再开一篇
AK-74M的枪械剖析攻略,别无它由,纯粹认为当前《萤火突击》对于枪械定位的攻略需求还是较多,其次AK-74M也是继部分玩家在RP-19过渡新手期后的发展期,倘若发展期也能寻觅得一把万金油,常青树,不免是对大部分新手小白从入门过渡至大佬阶层的一个转折纽带,更是是实战中的润滑油,那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前言:
本篇攻略将围绕着“
AK-74M”展开攻略枪械详解。攻略篇章将从多个维度分布对该冲锋枪进行实质性的分析,并从多个维度中提出个人的主观见解方便读者迅速理解攻略篇章的内涵;攻略篇章除官方权威客观内容外,其余均为个人主观见解,如有异处,欢迎指出批评!针对多维度攻略,笔者将以目录排版的形式供玩家直观参考,如对排版形式排斥,可参鉴下方思维导图:

(图片选自笔记)
本篇内容拆分五大板块,部分板块含表格图解(基础性能分析板块内容居多)。
―――――――――――――――――――――――
目录
―――――――――――――――――――――――
○|枪械定位解析
○Ⅱ 基础性能分析
○Ⅲ 配件搭配展现
○Ⅳ 枪械组合搭配展示
○Ⅴ 通篇总结
―――――――――――――――――――――――
○|枪械定位解析
(图片选自游戏)
★名称:AK-74M
★类型:突击步枪
★子弹类型:5.45×39毫米
★特殊装置: /
★特点:短距+中控爆发力强,上手门槛低,伤害偏高
―――――――――――――――――――――――
从上述基础性能的分析下不难看出AK-74M的强势之处得益于它本身作为突击步枪伤害偏高,且整体操控性上也位居众多突击步枪的前列,凭借着伤害较高,射程较远的优势即可迅速利用其攻击火力较猛的优势对敌人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且整体的伤害输出性能也较为可圈可点,譬如
远可伤害+操控,稳定火力输出,
近可凭借腰射伤害爆发能力贴脸开大,综合考虑,AK-74M能够在放低新手入门门槛的同时,兼顾着其他枪械都给不了的伤害一点,就足矣媲美许多高品质枪械。
但缺点也凸显于它本身
作为突击步枪整体便捷性不如冲锋枪,以及碍于机动性的缘由也导致无法及时举镜,但我更想说的是,便捷性更多体现于近战跑射的射击准备时间,论该点,AK-74M纵使射击准备时间明显不足,但亦可以
凭借其高伤害和灵活走位弥补该缺点,倘若真正面临近战,相比于冲锋枪的高便捷性,冲锋枪被护甲所阉割的伤害大抵不及AK-74M(突击步枪)的两倍,况且占据大量的伤害优势,残血者只能是被动局面;机动性上
讲真与部分冲锋枪的机动性无异,举镜灵敏度依旧很强,如果只谈那
0.1-03秒左右的时间差距的话,大差不差的其实也无可必要。
―――――――――――――――――――――――
○Ⅱ 基础性能分析
●【阅读须知:】
(对比图)
故抛开对枪械裸枪和敌人裸身的例外射击伤害输出数据情况下,我也针对正常情况下的护甲全身做出各部位在护甲装备下的实际伤害究竟如何。
在此之前,仍需注意《萤火突击》针对头盔属性上的加成设定
仅体现于不同实际功能属性上,而不体现于对伤害输出的抵消能力上(如上示例图,部分头盔有额外功能属性加成,部分头盔则没有);
说直白点,便是针对伤害输出的哪怕是1级头盔,所抵消的伤害也与5级头盔抵消的伤害数据一致,
故不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头盔做出专门一对一的伤害输出数据测评,且只会随机选择的头盔进行测评,其数据代表即为全头盔在面对RP-19的单颗子弹伤害输出的实际数据,望知悉!

(图片选自游戏)
目前《萤火突击》测试服中护甲类型仅开放出“
头盔”,“
胸甲”两种类型的护甲,故只有测评在“头部”和“胸部”的伤害数据与裸枪伤害数据有异,但这里仍需注意,目前版本的
胸甲不止单独抵消胸部伤害,
手臂也将计入其中,故
手臂护甲=胸甲,其他部位伤害数据均一致,为区分伤害数据的正异,护甲数据将用“◆”为标识。
上示图中的右侧末端的伤害数据显示槽位,为在RP-19单颗子弹射击后“
实际单颗伤害”,“
护甲单颗吸收伤害”的实际数据,如需观阅实际抵消伤害和连发数枪的实际总伤害可至此处直观参考。
◆(如若需要最终数据,可跳转至最后板块的“★最终结论”与“汇表总结”中了解)
(原枪数据分析如下)
头部:476.0
(图片选自游戏)
胸部:136.0
(图片选自游戏)
手臂:108.8
(图片选自游戏)
腿部:108.8
(图片选自游戏)
以上即为
AK-74M单颗子弹射击身体各部分的伤害数据,从中不难发现AK-74M基于突击步枪强势的伤害输出优势基础上,AK-74M能在
腿部至以上实现身体各部位
1~2枪倒,该数据伤害无异于是十分恐怖的,虽是在特殊情况下,但倘若基于护甲装备之下的伤害抵消却依旧能够凭借着当前高额的伤害数据抵消掉部分被限制的伤害输出性能,相比于冲锋枪,AK-74M的远程控制力度虽中规中矩,乃至后坐力偏高偏上,不如冲锋枪能够远程持续输出并压制火力,但只要切换便捷性较高的副武器或裸手都可实现在短距迅速贴近敌人并实现贴脸开大。
(以上均为特殊情况下)
(护甲裸枪伤害数据分析如下)
◆头部:4.1
(图片选自游戏)
◆胸部:4.1
(图片选自游戏)
◆手臂:4.1
(图片选自游戏)
腿部:108.8
(图片选自游戏)
纵观上示例图,不难发现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枪械只要是在装备了护甲的情况下,在其伤害输出性能上必然要被大削一波,就譬如从原先头部,胸部,手臂的一枪的108.8点伤害,直线断崖式被砍成4.1,其伤害数据虽赶超冲锋枪械,但在实质伤害输出性能上却依旧要靠配件搭配的弥补来挽回优势,不如说,AK-74M最大的优势得益于短距爆发能力强,且整体后坐力倘若从下至上的话,也仍可通过对人体区域下部分的集中攻击来实现高额伤害输出,而
AK-74M远程输出后坐力偏大,倘若能够集中瞄准下部分区域,再借势持续上抬输出,既能在保证高额伤害优势使其残血的同时,也能利用上半部分的补枪使其被击败。
―――――――――――――――――――――――
射击幅度对比
(射击幅度汇总对比图)
以上即为
AK-74M的三种射击情况子弹幅度对比图,从上示图中不难发现AK-74M纵使基于后坐力偏高且突击步枪控压能力稳定度不高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使整体子弹的散布范围缩小至最小规模,其前期一梭子子弹的压枪程度明显可观,但直至后期,经子弹后坐力受击上抬后的AK-74M在射击幅度上开始由上往下,也也凸显出了它
稳定输出的持久性不足的弊端。
腰射(即“不开镜压枪”)可明显发现整体的腰控能力徘徊在
垂直后坐力和
水平后坐力之间,在不完全脱离中心点距的基础上只是向外伸张,但由此也可证明在腰射情况下的AK-74M一旦脱离距离,朝中远距离进行不开镜压枪射击也必然会因为垂直+水平后坐力的因素影响导致其有效射程偏差过大,因为近距射击都这样了,更何况还中远距;故中远距离是很不适合AK-74M这种突击步枪进行持续输出的。
其次开镜压枪的压控能力相比于腰射的散布情况明显就得到了很好的抑制,如后坐力更多更大的偏差幅度更倾向于水平后坐力,只要在保证突击步枪“
开镜压枪”的同时,利用纵向压枪亦可将其后坐力影响缩低至最小。
开镜不压枪纯纯特殊贴脸开大型,除被老六包饺子或夹击的情况下,一般开镜才会不压枪直接盲打,但一般依赖AK-74M的伤害优势,哪怕盲打也可在短距输出中迅速爆发,在近战中取得压倒性的伤害优势,但如果是在中近距离或中远距离,再离谱点是40m开外的话,盲打普遍只有被挨打的份,因为挺无脑的!
―――――――――――――――――――――――
汇表总结
(汇表总结)
上示图片为AK-74M的射击伤害数据总结,以及
裸枪裸身,
裸枪甲身(“
甲”即
护甲身体)两种情况对身体各部分的伤害,虽伤害数据偏差较大,但两大情况的同异均
有据可依,依据可察。
AK-74M虽作为突击步枪在伤害输出性能上基于裸身较为可观,但也仍会被所装备的护甲限制其伤害输出的大部分性能,从高配到低配,整体性能不仅呈断崖式下降,同时也极为看待操纵者应对不同情况对枪械的把握程度,一旦过分依赖于裸枪所体现出来的高额伤害,那么不仅会对护甲限制的突如其来极为不适应,纵使上手门槛低,也很容易遭其反噬,故仍需要合理运用各类配件搭配来稳定好每颗子弹的持续输出才可弥补原先护甲所限制的高额伤害。(启下;笔者将在“○Ⅲ”中提述展示到)
黄色(tips补充)部分即为身体(头胸手腿)各部分在不同情况下的实际伤害数据,除腿部伤害无异后,其他数据均有迹可循。
ps:如若需要详细的板块测评和结论,可跳转至上面详解。
――――――――――――――――――――――――――――――――――――――――――――――
○Ⅲ 配件搭配展现
在各项配件上的搭配经验上有一部分来自于先前的老东家,纯个人主观见解搭配,如有异处或明知故犯处欢迎提出交流或批评!
配件展示如下:
―――――――――――――――――――――――
全能输出型:
(图片选自游戏)
辅战术设备:X1战术手电
主战术设备:TBL镭射
枪管:AK-74M枪管
枪口:SRW枪口补偿器(或择优“PBS-4枪口消音器”)
护木:RMIKHAIL护木(带导气管)
前握把:Ash-12垂直握把
弹匣:AK-74 6L31 60发弹匣
机匣:AK-74M EDF机匣盖
后握把:MIKHAIL轻型握把
枪托:6P34 sb.15聚合物枪托
光学瞄具:PT6瞄具
机械瞄具:AK-74M机械瞄具
――――――――――――――――――――――――――――――
便捷性:73
机动性:72
射程:54
精准度:40
操控性:45
―――――――――――――――――――――――
短距爆发型:
(图片选自游戏)
辅战术设备:X1战术手电
主战术设备:TBL镭射
枪管:AK-74M枪管
枪口:PBS-4枪口消音器
护木:RMIKHAIL护木(带导气管)
前握把:EF-5三角握把
弹匣:Miguel GEN M3 40发弹匣(或择优“6L26 45发AK兼容弹匣”)
机匣:AK-74M 防尘盖
后握把:SAWS AK握把
枪托:6P34 sb.15聚合物枪托
光学瞄具:PT6瞄具(或“无需佩戴”)
机械瞄具:AK-74M机械瞄具
――――――――――――――――――――――――――――――
便捷性:70
机动性:74
射程:54
精准度:50
操控性:48
―――――――――――――――――――――――
(以上配件搭配内容均为主观认为,如有比当前配件优势更好,优点更多时,可斟酌进行切换)

(汇总图)
可能不免会有许多读者认为“
短距型”的输出性能从五维面板数据来看要比“
全能型”更加领先,更加超前;但本人基于“
全能型”需要持久输出且考虑整体均衡性能分配的基础上,舍弃不必要的便捷性,使其全能型更能兼顾“
60发弹匣”的持久性能输出,且全能输出型主打的攻击形式更倾向于持久火力压制,只要自身子弹足够充盈,即可在不顾忌子弹数量不够的影响因素上,将敌人打成残血后仍可全面攻进,而无需完全考虑其子弹输出性能的不足,但缺点也在于整体“换弹速度”会被有所阉割,但经本人试验多次后,换弹速度上只要障碍物够多或自身走位灵活,基本能弥补所空缺出来的那几秒。
“
短距型”便是基于“全能型”所参照的蓝本,在舍弃
高持久度,高耐久性的优势下,换来更高的便捷性和更快的爆发力,其配件搭配理念恰恰与“全能型”的理念有相斥之处,也有不谋而合之处。

(图片选自游戏)
笔者之所以不在“
短距爆发型”配件搭配组合中增添瞄具,或直接说无需增添瞄具的原因在于
主打近战爆发,贴脸开大,既然无需顾忌中远程持久输出的忧虑,那么便可以将整体的输出重心掷向近战突击,特别是在谨防老六偷袭或包饺子的情况下,AK-74M更能顺水推舟借其高额伤害的优势,从各方面都使其取得压制性的控压,言简意赅地讲,就是――“
快”,“
准”,“
狠”。
(图片选自游戏)
除“
光学瞄具”外,在枪口上可针对自身的经济情况和成本条件优先选择“
PBS-4 枪口消音器”,但也优先考虑到本期攻略是基于新手入门枪械定位来撰写的,故在枪口选择上贴近小白过渡大佬的角度综合考虑斟酌选择了“
RSW枪口选择器”;望悉知!
故瞄具选择除“全能型”搭配外,“
短距型”选择有二:
1.PT6瞄具
2.无需搭配瞄具
故枪口选择除“
短距型”搭配外,“
全能型”选择有二:
1.PBS-4 枪口消音器
2.RSW枪口补偿器
(此解释了上述配件搭配中光学瞄具部分和枪口部分为何有“择优选择”一项,后继本人
原创配件价格汇总表数据将考虑至该成本的增减,对总计价格进行数据改变汇总,如下)
【附:】
各类型种类配件价格汇总表如下:

(价格汇总表图)
(价格汇总表图)
―――――――――――――――――――――――
○Ⅳ 枪械组合搭配展示
―――――――――――――――――――――――
方案一:
(汇总表图)
方案二:
(汇总表图)
笔者形象地将两套枪械组合方案分化为“
全能输出型”与“
短距爆发型”两种配件搭配类型组合枪种各两套,其中主副武器的搭配便与其不同种类的组合类型主攻重心有关,搭配武器组合时,
玩家应斟酌考虑对局要求和环境优势三思选择不同搭配的武器组合,且还要综合考虑到整体成本的添加和武器的含金量进行均衡的取舍。
(图片选自游戏)
MPX的中远距持续输出优势相信都是不言而喻的,在此枪械配套中,AK-74M的主重心倾向反而还是
近战爆发,故需搭配“
短距型”配件搭配,而MPX的好处在于能够弥补腰射为主的AK-74M在中远距持续输出性能不强,不突出的缺点;但需注意两把枪都要佩戴足够的子弹数量方便进行充备,否则像这种中远输出的枪械一旦得不到充盈,中远不能把对面打成残血,纵使贴近了突脸也难以体现出AK-74M的强势之处。
(图片选自游戏)
P90的好处在于
射速快,射程远,子弹多,持久性高等优势在它腰射持续输出的过程中愈发明显,在保证近战副武器得到充备的基础上,则更为考虑能否将AK-74M“
全能型”配件搭配的究极性能发挥到极致,既然在有P90的高额子弹数量的充盈下,那么AK-74M则可以择优斟酌选择“
40发弹匣”或“
45发弹匣”,过久的换弹时间反而更不利于持久输出,中间所隔离的暂离时间反而更明显。
(图片选自游戏)
CAR-58的优势之处与
MPX的优势之处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两者之间在精准度上需要靠
光学瞄具这个纽带做支棱点维持其稳定远程输出,说白点就是CAR-58可以优先选择高倍数的倍镜进行视觉上的扩大,只是在增添必要精准度的基础上也要承受住低机动性的举镜缓慢因素影响,在得失参半的同时也要斟酌取舍。
(图片选自游戏)
选择RP-19的原因很简单,其
上手门槛低,机动性高,稳定度强等诸多因素都是它成为
性价比,高性能冲锋枪的因素之一,在保证以腰射稳定为主的同时,也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伤害优势弥补原先RP-19的伤害不足之处。
详细攻略信息可参鉴下方文章:
――――――――――――――――――――――――――――――――――――――――――――――
○Ⅴ 通篇总结
总结:不吹不黑,真实攻略!本期针对于“AK-74M”的枪械攻略就到这里啦!整体枪械定位较为简单直观,只是把控其上手难度系数低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应该过分依赖,并不是所有情形都适合它的存在,相反 适合它存在的情形更应该要在对局中综合考虑;也希望本期“
AK-74M”的枪械攻略能够帮助到小白向大佬过渡的众多萤火虫玩家们,好了,让我们下期再见!!
注:
―――――――――――――――――――――――――
■〖
本攻略内容(除客观事实外)仅代表个人看法!如需搬运,请联系本人,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引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