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位置:手游论坛>游戏盒情报局>游话好说>正文
2878
24
12
登录可见
网站管理员
1楼
楼主: 发表于 2024-03-14 17:23:48 福建 修改于 2024-03-14 17:35:00
举报
友友们好呀~为爱发电一小步,关注芝芝不迷路!

如今,小说→影视→游戏显然已成为一条常见的IP流量变现的衍生链路。暂且撇开小说不提,影视作品游戏化在近年来可谓层出不穷。

游戏盒情报局
关注

近期看完《沙丘2》后的芝芝,自然也关注到了仍在研中的沙丘IP开放世界生存MMO游戏《沙丘:觉醒》释出的全新实机视频。
持观望态度的同时,也牵扯起那个既有“魔咒”——由影视作品改编而成的游戏一般不太成功,人们鲜少能看到IP游戏在市场中获得如影视本身在其领域里的那般影响力。

从影视到游戏,自然是有壁的。究竟“壁”在哪里?不成功的“魔咒”是误会还是宿命?
拉一个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的玩法模板出来,把影视IP中的世界观、角色、剧情等等往模板上一套——一个xxxx IP的游戏就此诞生啦!电影/电视剧宣传周期有限,哪有那么多时间打磨?趁着余热仍在、影迷意犹未尽,抓紧把游戏丢进市场让人们消费一波,先捞回IP费再说。影视作品大卖了、游戏也做了、钱也挣了,那便是相当成功的一次IP价值开发!

这样的说法或许过于理想化、极端化,更不代表所有开发商皆是如此,但这等缺乏诚意的做法只会产出徒有其表毫无灵魂的换皮游戏罢了。影迷玩家可能买单一次两次,口碑一旦崩了,之后也很难再上当,游戏遂销声匿迹。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便称不上成功。

不然,认真做点玩法创新?可这市场风险开发商是既不想担、又担不起。兜兜转转还不如蹭个热度、堆砌元素、换个皮赚完就跑。
倒也不能单怪这部分制作低劣、内容无聊的换皮游戏合乎情理地“见光死”。撇开商业套现这个导向性因素,悉心耕耘的良心作品也难免面临其他难题......
从根本上来说,影视作品和游戏所要打造的内容重心是截然不同的。二者的叙事方式互动方式体验方式都有所不同,改编游戏需要根据差异对内容进行合理调整。
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许能让人二刷、三刷、四五刷,却不可能日日刷,更像一个快消品”的角色;一个成功的游戏却不仅要求玩家二刷、三刷、四五刷,最好是日日刷保持用户高留存才是真谛,更像一个“耐用品”的角色。

通俗来讲,影视作品更需要借助屏幕、音响,以视听联合打造沉浸氛围,发挥1+1>2的效益。这毕竟不是一场在线的脱口秀,观众往往只需要静静坐着观赏固定镜头下娓娓道来的故事,用心细品即可。
而游戏则是将屏幕前的玩家拉入情节中,自行“掌控镜头”,以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角度来探索、体会游戏内容的魅力,这意味着其核心是要有足够充沛的可玩性互动性,提出了额外的要求。
打开天窗说亮话:影视作品IP的成功压根不是其游戏成功的保障。剥开表层的流量下,是层层束缚。

尽管影视作品的宣发效果可以辐射在游戏上,一定程度节省了营销成本,但粉丝群体往往因对影视作品持有较高的好感度,从而先主观拉高了对其改编游戏的期待值。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放在哪个产品身上都是巨大的风险。
一方面,影视作品改编游戏终究还是为了服务IP粉丝,如果游戏无法还原影视作品中的情节、角色或世界观,达不到粉丝的心理预期,甚至是有些许不妥就触怒了敏感的粉丝,便容易导致游戏口碑崩盘。
另一方面,一些影视作品改编游戏过于依赖原作,缺乏自身玩法的创新和特色(甚至可能直接如前文所言的“换皮”),羸弱不饱满的内容也容易让玩家感到厌倦,待影视作品热度冷却后便再无留存的意义,成了“次抛游戏”。更别说此类游戏实际上很难吸引到影视作品观众外的泛玩家了。拉不了新留不了存,死路一条。
在IP框架的桎梏下,过于跳脱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创作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本就束手束脚,还亟需以此为基、突破框架,生成富有新意而又不背离影视作品剧情设定的玩法机制。绞尽脑汁做出来后还可能两头不讨好,横竖都能挨点骂......
既要又要、两手端平,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光是想想就捏一把冷汗了!

夏虫不可语冰,芝芝无法在此站着指点江山、轻巧地罗列几句“解决措施”,只能承认影视改编游戏这确实是隔行如隔山吃力不讨好的活,但还是祝二者都成功吧!毕竟从影视粉丝、游戏玩家的身份来说,我们在乎的都只是好不好看好不好玩这两个最简单的、却也是最难的问题。

投票占位


(文中配图与内容无指向性关联)



点赞
------------ 24人已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