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那些名号,我更喜欢自己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的身份。”
数学家、现代仿生机械领域的开拓人……作为黄金时代的天才,赫尔舍尔走过的每一步都紧随着热切的注视。而她的目光始终停驻在手中的下一份设计上。
在电子信息盛行的背景下,赫尔舍尔仍偏好使用纸质材料记录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不要质疑,这就是“赫尔舍尔风格”——她的学生在整理散落满地的草稿时,指着上面画的一只胖乎乎的飞龙,这样解释道。



机械与人类的下一步将走向何方?赫尔舍尔试想过许多种未来,但不论有多少猜想,她都坚信有一点不会改变:“爱的馈赠是相互的,未来一定会诞生深爱着人类的机械体。”
可在机械与人类的下一步尚未抵达时,帕弥什危机先一步降临。所有学生都会深刻记住那一天:帕弥什灾难迫近时,那条因爱与想象力诞生的机械飞龙腾空而起,义无反顾飞向赫尔舍尔指引的方向,如同撕破昏暗的新星。在这样的庇佑下,赫尔舍尔目送学生们安全撤离,随后与机械体并肩前行。
她逆行远去的步伐从未犹疑,正如她相信这一刻绝非机械与人类共存的终局。
多年后的搜查行动中,人们重新踏入校园,都被那熠熠生光的意识样本和最后一份手稿吸引目光。在蒸汽风琴奏响的谐乐簇拥下,有人翻开手稿,念出开篇的第一句话。
“帕弥什不是机械与人类和谐共存的句号,因为有机械正与人类互赠爱意——你们听到这句话的回响了吗?”